2007年6月13日星期三

 4000年前的初吻


  
  接吻是谁发明的?这个问题,因无文献可考,这位伟大的发明家,未能名留青史,但也因此而使接吻的起源有了许多种传说。
  据说人类在茹毛饮血时,已懂得接吻。那时语言还不齐备,人类靠互摩鼻子传递信息:向左摩摩,前面有敌人;向右摩摩,前面有猎物。
  可考的有关接吻的文献,最早出现在 4000年前的印度大摩理王时代。大摩理王以香料涂在自己的唇上,引诱王妃之吻。为时较晚的,大概是2000年后的中国人了。一群考古学家在汉代古墓中,发现了接吻之图。一个女子主动跨前一步,大吻特吻一个男人,女子背后还有侍婢。
  西方人的历史比起东方人来短了许多,假如西方有接吻的文献,应该不会早过中国人,所以当东方人大吻特吻之时,他们可能还在摩鼻子。
  
  黑死病吓坏接吻客
  
  西方人自懂得接吻后,就把这个文化大大发扬了,上至皇帝,下至庶民,都"爱不离口"。但很可能也就是西方人太爱接吻了,十四五世纪发生于欧洲的黑死病,让许多爱好此道的人在接吻后好端端地死去。
  欧洲人痛定思痛,从此不再接吻,所以发明了屈膝及脱帽鞠躬之礼。但是屈膝与脱帽鞠躬还是比不上两唇相接的吻有吸引力,所以黑死病一走,接吻又再度复燃,这就是你现在看见的,西方人随时随地都在接吻。
  不过,如果把西方的吻做点科学的分析,西方人之吻虽多,似乎只有四种:
  工作之吻:在西方,有些人要靠接吻才能推展工作,如公共关系,不管张三李四或王二麻子,也不管美丑,先吻了再说,否则酒会办不下去。
  另有一种情形:政客需要选票时,常常满街"拉"吻;当选或不当选之后,就不见了。俄罗斯总统见了美国总统,也是由吻开始,否则裁武难于展开。
  抒情之吻:据医生说,接吻可以纾解心理压力。医生的话也许没说错。许多运动家是最佳实践者,他们在胜利或失败时抱着认识或不认识的人狂吻;婴儿常会无缘无故地吻母亲,如果是啼哭的婴儿,常会在母亲的吻中逐渐安静。
  最后一种也许是最重要的:爱情之吻。它只诉说爱情的信号,很可能是最迷人的,也是最难描写的。
  爱情的吻很难描述,因为每个国家有每个国家的文化,每个人也有自己的文化,文化不同,感受就差了很远。有些人认为最浪漫的爱情之吻是在黄昏的海滩上,有些人认为是在炉前,有些人认为是在雨里。
  三家专门出版爱情小说的出版社,向读者做了一个调查,发现爱情的吻,威力无穷,有些人会"双膝酥软",有些人会"腹部搅动"。但是这么深刻让人难忘的吻,"一生也没有几次",但假如真正发生了,通常"爱情就注定了"。俗话说"一见钟情",也许是"一吻定情"之误。看,爱情之吻魔力多么大!我们虽是凡夫俗子,没有电影明星的演技,但能不勤练接吻的功夫吗?难道我们真的要像西非毛里塔尼亚人一样以敲打对方的胃表示爱意?


  
  许多人的接吻都不及格
  
  自从接吻大行其道之后,每个人都自认为是接吻专家。但又有调查说了,许多人的接吻都不及格。向来被人认为猎艳高手的意大利人,排名仅是中下。惯有浪漫情人之称的法国人,名次也高不到哪里去。英国人向来被人视为冰冷,但是接起吻来,技术却排名第一。也难怪英国国王可以不要江山,公主不要驸马,王妃不要王子,王室的爱情老是出岔子,小老百姓的爱情就更不要提了。英国的离婚率在欧洲排名居高不下,这都是接吻技术最佳之过。
  "吻是爱情的甜品",这是法国作家莎冈的话。生活是苦的,婚姻是贵的,虽然我们不能靠甜品吃饱肚子,但在苦的生活与贵的婚姻中,甜品的甜,还是惬意多了。何况黑死病绝迹了,艾滋病有医生对付。吻吧,吻出热情来,吻得"双膝酥软",吻得"肚皮搅动"。如果我们不吻,我们又做什么呢?
  (孟自和摘自中国旅游出版社《海外文摘二十周年典藏本・历史文明卷》) 
 

没有评论: